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的道理。但是,在当今社会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,很多人已经放弃了这个传统美德。本文将讲述一个不孝子的故事。小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,生活过得很辛苦。小时候,小杨和父母相依为命,靠着勤劳和节俭度日,渐渐地让家境有所改善。小杨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村里读书,成绩一直很优秀。高中毕业后,小杨考上了大学,这让他们家的生活有了更大的改善。父母为了供他上学,不仅卖掉了房子,还欠了不少债务。
在大学期间,小杨变得越来越自私和傲慢,对父母的好意视而不见。每次回家都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,对父母的话也经常嘴硬。而且,小杨还经常向父母索要生活费,嫌弃父母做的饭菜不够好吃。一天,小杨和父亲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争执,小杨的态度非常嚣张,甚至用手打了父亲一巴掌。此时,母亲走进来看到这幕,感到非常心痛和愤怒,她认为自己没有教好孩子。从那以后,小杨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,他们几乎不再说话。小杨的母亲每次看到儿子都会感到非常痛心,却也无可奈何。父亲则选择了沉默。渐渐地,小杨成为了一个人人厌恶的人物,他总是自以为是地和别人谈论自己的人生和成就,却总是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和父母。这种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和机会。
当小杨快要毕业的时候,父亲得了重病,这让小杨不得不回到家里照顾他。但是,他并没有好好地照顾父亲,反而经常抱怨和责备父亲。有一天,父亲在床上离世了,小杨却没有流一滴眼泪,这让母亲非常震惊。小杨没有为父亲举行一场体面的葬礼,反而在一旁拿着手机玩游戏。母亲感到自己生了一个不孝子,她为自己的教育和管教感到非常懊悔和痛心。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没有救了。小杨毕业后去了城市工作,过着单身的生活。他打电话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,每次回家也只待上几天就离开了。父亲去世后,他再也没有回过家。
几年后,小杨的母亲也去世了,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“好吧”。他甚至没有去参加母亲的葬礼。小杨的亲戚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不孝子,他们认为小杨已经完全不把家人放在心上了。有些亲戚甚至和他疏远了关系。小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孤独和无聊,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和亲人的支持是多么的孤独和悲惨。但是,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。小杨的前女友听说了他的情况后,决定去看看他。她对小杨说: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你的父母付出了这么多,你为什么不能尽自己的孝心呢?”
小杨感到非常愧疚,他从前女友的话语中感到了无比的压力。他开始反省自己,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小杨决定回家看看。当他看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个熟悉的地方时,泪水不禁流了下来。他开始重新和亲戚们接触,并且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家务。他也开始整理家里的东西,把父母的遗物好好地保存起来。这段时间的生活让小杨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,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尽孝心,好好地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。
小杨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,他变得更加关心家人,尤其是对待年迈的亲戚更加体贴。他也开始主动去拜访别人,并且倾听别人的心声。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和改变,小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。他不再感到孤独和悲伤,反而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。从此,小杨开始重新建立起了和家人的关系,他明白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。他也明白了自己曾经的错误,决定从此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。小杨深切地感受到了孝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。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错过了很多东西,但是他还有机会重新开始,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多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