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今日校园,亦是一派清明的景象。微风拂面,柳絮飞扬,让人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班级里的气氛似乎也因为这个特殊的节日而变得凝重起来。
我与好友张宇一同走在通往图书馆的路上,他的步伐沉稳,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忧思。“你知道吗?”他忽然开口,“清明不仅仅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日子,它还是春耕开始的标志,是生命的更新。”他的话语中有着对传统的深刻理解。
我点头回应:“古人云‘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’,确实是个生机勃勃的时刻。”心中却想着,今日的我们,该如何去纪念那些曾经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和事呢?
图书馆的角落里,我们找到了一席之地。张宇从背包中拿出一本泛黄的相册,轻轻地翻开,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故事。“看,这是咱们高一那年的春游,记得吗?那天我们还偷偷跑去小溪边捉鱼,结果全身湿透了。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。
“哈哈,当然记得。”我笑着接过相册,那日的阳光、水声、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畔。那时的我们,天真无邪,对未来充满憧憬。我想起了苏轼的词句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岁月如梭,那些日子虽已远去,但心中的温暖依旧。
我们继续翻看相册,每翻一页,都有新的回忆被唤醒。直到一张照片映入眼帘,是我们高中老师林老师的全家福。林老师去年因病去世,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曾让我们整个班级陷入了沉默。张宇轻声说:“‘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’,我们能做的,就是珍惜眼前人。”
我沉默了片刻,然后坚定地说:“我们要在清明这天,去给林老师的坟上添一炷香。”张宇点头同意。于是我们决定,下午一起去林老师的墓地。
午后,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墓园的石碑上,映出斑驳的光影。我们手捧鲜花,缓步走向林老师的墓地。一路上,我们没有太多言语,只有心中对老师的那份敬意和怀念。
终于,我们来到了林老师的墓前。我轻轻擦拭墓碑上的尘土,张宇则点燃了香烛。我默默祈祷:“愿老师在天之灵安息,学生永远怀念您。”张宇也低声说道:“‘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’,老师,您虽然离我们而去,但您的教诲,我们会永远铭记。”
我们静静地站在那里,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。清明,不只是悲伤的缅怀,更是对生命的赞歌。我仿佛看到了林老师欣慰的笑容,听到了他对我们的鼓励:“孩子们,要勇敢地走下去。”
当我们离开墓地,夕阳已将天边染成了金色。我们相视一笑,心中充满了力量。清明,是一个结束,也是一个开始。它告诉我们,生命虽然短暂,但我们的记忆和情感,却能穿越时空,永远地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