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微笑着摇头:“不行,这清明的祭品得由自己亲手准备,这叫个心诚则灵。”
我只好在一旁看着,奶奶缓缓地将洗净的水果和精致的糕点一一摆放在供桌上,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尊重。
这时,邻居家的小孩,平日里被我们唤作“机灵鬼”的小智,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,他手里拿着一幅刚画好的画,那是他献给已故爷爷的礼物。他骄傲地说:“看,这是我画的,爷爷一定会喜欢的。”
奶奶看到后,眼睛里闪烁着泪光,她摸着小智的头:“孩子,你的心意,爷爷在天上一定能感受到。”
小智的画作上,几枝梅花傲然挺立,与奶奶的祭品一样,都是清明时节的一道风景。我不禁思考,清明,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,更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。
夕阳西下,我们一行人带着祭品,踏上了去往山上的小路。山路两旁,新绿的草木生机勃勃,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肃穆。
到达了目的地,我们将祭品摆好,奶奶点燃了香烛,一缕缕青烟袅袅上升,仿佛带着我们的思念,飘向远方。我们静静地站着,望着那跳动的火苗,心中默念着对亲人的祝福。
我低声问奶奶:“为什么清明节的时候,总会有这么多的人出来踏青呢?”
奶奶轻轻地回答:“清明不只是扫墓的时节,更是大自然换发生机的时候。人们出来踏青,是为了感受春天的气息,也是为了寻找生命的安慰和希望。”
回家的路上,我们与小智一家同行。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,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。我突然明白了,清明节的意义不在于悲伤的沉溺,而是在于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展望。
这清明,确实是一道独特的风景。它不仅仅是雨纷纷的哀愁,更是春天里的一抹亮色,是生命轮回的见证,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。而我,也在这样的风景中,学会了成长,学会了感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