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意盎然的四月,春风拂面,万物复苏。学校放了假期,我与爸爸妈妈一同返回老家,去给远祖扫墓。老家的景象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,这里有着肥沃的田地,还有那古老的祠堂,每一砖每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。我踏着青石板路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。
爷爷是家族的长者,他带着我们一行人前往祖坟。我看着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,透露出的庄重与深沉,便忍不住问他:“爷爷,为什么我们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回来扫墓呢?”爷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,缓缓地说道:“孩子,清明不仅仅是祭祖的日子,它还是我们记住历史、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。‘慎终追远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。”
在我们抵达祖坟时,我看到爸爸妈妈和叔叔伯伯们忙碌的身影,他们在清扫落叶,修补坟头的土块。我拿起小铲子,学着他们的样子,认真地清理起杂草。虽然动作笨拙,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庄严与敬意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诗。爸爸一边挥动着锄头,一边对我说:“孩子,这诗写的是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,也反映了人们扫墓时的哀思。”我点了点头,心中默念着诗句,体会着那淡淡的哀愁。
爷爷在一旁插上香,点燃纸钱,烟雾缭绕中,他轻声细语地祈祷:“愿祖宗们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平安,子孙兴旺。”我被这庄重的气氛感染,跟着爷爷低声念着:“保佑我们,保佑我们……”
扫墓完毕,我们一同回到家中。奶奶已经准备好了清明团子,那是用新摘的艾草和糯米粉做成的,寓意着团团圆圆。我一边吃着团子,一边听奶奶讲述着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。她说:“‘清明’这个词,就和春天的清澈明朗一样,代表着生机勃勃和希望。”奶奶的话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晚上,爷爷拿出家谱,给我讲起了祖先的故事。每一代都有他们的光辉事迹,有勤劳耕作的,有为国捐躯的,也有教书育人的。听着听着,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那不屈不挠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爷爷说:“这些故事你要记住,要让家族的精神传承下去。”
在老家的那几天,我仿佛长大了许多。我知道,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,承载着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。我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,要将这些美好的传统和故事继续传承给未来的一代。
春风吹过,我知道春天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。在清明的烟雨中,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连续和家族的温暖。我将继续铭记这个节日的意义,让它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。